德国1-7月加大对华投资力度 哈贝克刺耳论调难得企业认同

最新信息

德国1-7月加大对华投资力度 哈贝克刺耳论调难得企业认同
2022-09-20 17:19:00
财联社9月20日讯(编辑马兰)欧洲天然气危机正在推动欧洲“去工业化”的步伐,而这似乎已经不再只是口头上的警告。仅从德国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谋划退路。
  据德国私人银行Berenberg的首席经济学家Holger Schmieding表示,鉴于可能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高能源成本,一部分德国工业公司将把能源密集型制造工艺迁往国外。
  波兰、西班牙都是这些德国企业备选项之一,而中国也是热门的目的地。
  加速对华投资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最新数据,2022年1-8月,中国实际使用的外资金额达到8927.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4%。而其中德国对华投资增速高达30.3%,仅次于韩国(58.9%)。
  回顾过去几个月的历史数据,不难发现德国对华投资早已开始加速。1-4月的德国对华投资同比增速高达80.4%,此后也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百分比的增长。
  这与德国同期总的对外投资增速比起来,更能凸显德国投资人对中国的青睐。
  德国联邦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德国1-7月的累计对外投资总额为984.4亿欧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仅8%。而可作对比的是,1-7月,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对华投资同比增长了23.5%,明显高于同期德国对外投资的增速。
  此外,商务部还指出,今年1-8月外资使用情况中,高技术产业使用外资增长了33.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了43.1%,高技术服务业增长了31%。
  研究机构Rhodium称,以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加大对华投资,主要是因为德企过去的投资创造了巨大的利润, 纷纷转为追加投资;另一方面的考量是通过加大中国本地化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全球风险的影响。
  加速撤离
  通过统计公开信息,目前有近40家德国公司或在德国生产经营的公司已发出减产、停产甚至迁出的信号。
  其中,汽车部件供应商Dr.Schneider、超纯硅晶圆生产商Siltronic、医疗产品生产商Paul Hartmann、瓷砖生产商Villeroy及弹簧制造商Baumann Federn AG等企业近期都表示将从德国撤退,前往其他国家,或是东欧,或是美国。
  而更多的大企业则直接通过行动表示了对中国市场的看好。
  今年6月23日,德国宝马集团宣布在沈阳建设新工厂,斥资高达150亿人民币,是目前为止该公司在中国的最大单笔投资。6月28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在长春开工,总投资超过350亿人民币,其中奥迪投入达26亿欧元。
  此外,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本月在湛江启动了一个巨型综合体生产项目,投资金额高达上百亿欧元。另一家化工企业科思创宣布在上海生产基地再增添一条MER生产线,投资额超过2700万欧元。
  而默克集团也在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将在上海建设中国首个OLED材料生产基地,前期投资金额达到980万欧元。同时,“默克电子科技中国中心”也在上海落地,前期投资达到3000万欧元。
  德对华依赖
  据德国经济研究所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来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出现新高,达到100亿欧元。这种投资趋势也引起了德国当局的不安。
  上周,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表示,德国政府计划拟定新的对华政策,以降低对中国原材料、电池和半导体产品的依赖。他还作出承诺,德国对华贸易政策未来将“不再天真”。这番言论被德国媒体普遍解读为是在给与中国“脱钩”放风声,以试探政府内部和民众的反应。
  但德国红绿灯联盟政府里,意见并不统一,德国总理朔尔茨就在哈贝克表态后紧急更正称,反对所有提倡去全球化的意见,德国会维持与原有伙伴的合作。
  不仅仅是朔尔茨,德国企业界对哈贝克的意见也多是不以为然。德国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Jürgen Matthes就表示,德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性远高于中国对德的依赖性。
  大众汽车前首席执行官迪斯则直言,如果没有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德国通胀将进一步加剧,经济增长和就业都将受到打击。
  戴姆勒公司的董事会主席Ola K?llenius也表示,缺少中国市场的德国经济只是一种幻想,欧洲与中国经济脱钩的影响远比俄乌冲突还要来的巨大。
  而今年德国对华投资数据也在证明德企与德国政府部分高官的观点大相径庭。哈贝克想要通过政府干涉来阻碍中德间企业投资,很可能最终只能成为另一则“损人不利己”的笑话。
(文章来源:财联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德国1-7月加大对华投资力度 哈贝克刺耳论调难得企业认同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