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办拟将“青少年模式”全面升级为“未成年模式” 网络防沉迷步入精细化治理

最新信息

网信办拟将“青少年模式”全面升级为“未成年模式” 网络防沉迷步入精细化治理
2023-08-02 14:39:00
未成年人网络防沉迷问题再次引发网信办重视。今日中国网信网消息,为进一步提升模式效能,立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形势新要求,国家网信办研究起草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
  根据征求意见稿,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实现软硬件三方联动,方便用户一键进入模式,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此前6月暑假开始时,网信办就通知将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针对未成年人用户数量较大、对未成年人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站平台以及儿童智能设备,重点整治7方面问题:有害内容隐形变异问题、网络欺凌问题、隔空猥亵问题、网络诈骗问题、不良内容问题、网络沉迷问题、新技术新应用风险问题。
  互联网行业分析师张书乐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此次征求意见稿在未成年人防沉迷问题上更加精细化,治理方式更加“刚柔并济”。
  一方面是年龄界定细化,相较于“青少年”,“未成年”的年龄限制更为明确,即不满18周岁。意见稿中又将“未成年”进一步划分为5个年龄区间:不满3周岁、3周岁以上不满8周岁、8周岁以上不满12周岁、12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进行针对性的分层管理。
  另一方面是弥补移动“入口”漏洞。相较于PC端以浏览器和搜索引擎为主要入口,移动端入口更为分散,APP只是其中一个比较明显的入口,还有很多智能终端、应用商店、服务平台等隐形入口是此前防沉迷规定没有覆盖到的地方,存在不小的漏洞。
  记者注意到,征求意见稿附录对“移动智能终端”有详细的定义,为:接入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具有操作系统、可由用户自行安装运行和卸载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儿童智能手表、早教机等智能终端和智能可穿戴设备。
  “目前来看,对行业的影响有限。诸如游戏行业之前就一直受到严格的防沉迷监管,相关厂商的执行力度也很大。短视频行业和网课行业本身也有针对性的防沉迷规定,这次征求意见稿与行业性的防沉迷规定互为补充,进一步弥补漏洞。”张书乐表示,互联网防沉迷工作现在已经进入“深水区”,正在从以往的“粗放式”迈向“精细化”。
(文章来源:财联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网信办拟将“青少年模式”全面升级为“未成年模式” 网络防沉迷步入精细化治理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